雅黑 霞鹜 宋体
202032岁
201628岁
201527岁
201426岁
201325岁
201224岁
200921岁
200820岁
200719岁
200618岁

关于死亡

零九在32岁时,写于上海。 2020年07月

死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,不管你驶向何方,最终都会朝它转向。一切都将逝去,只有死神永生。

刘慈欣-《三体:死神永生》

序言

面对死亡,多数人第一直觉是恐惧,但每个人都知道,当前的人类,死亡是每个人都不能逃避的。正是这样,才更要去思考、去理解死亡对我们的意义。于是便有了此文,此文并非消极文字,而是我正面思考死亡的总结,或许无聊,绝不消极。鉴于当下是网络时代,一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,很多人只读标题而不读全文,所以在行文之前,向在乎我的朋友亲人说明一下,以免误会。此后我还会再写一篇《关于新生》。

一、向死而生

 人只要还没有亡故,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。这个存在者的一生贯穿着走向死的整个过程,这个过程是先于亡故的存在形式。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,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,自己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“在场”。所以,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,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,更真实。

马丁·海德格尔(Martin Heidegger)

如果没有死亡,人类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呢?让我们做一个思维实验,就在这一刻,我们定格死亡,这个社会不再有死亡,为了方便思考,不陷入人口爆炸的逻辑中,我们也定格新生,总人数不会变。没有了对死亡恐惧,那人类社会是什么样子呢?

可以想象,每个人的生活都将毫无意义,没有人会去努力,因为人生没有尽头,什么时候努力都可以,或者什么时候都不需要努力。伟大的艺术都在赞颂生命与爱情,没有了死亡,赞颂也就没有了意义。人类的艺术也将会消失。

美与时尚也将消失,人们对美与时尚的追求也可说是源于死亡的恐惧的。皮肤,中国以白为美,而欧美近两个世纪以来却以棕色为美。背后的原因是,中国的底层劳动人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褐色皮肤代表你是下田干活的农民,代表着苦难与短命,白色皮肤代表你是不用晒太阳的地主。代表富贵与长寿。两年前,我姥姥说起我的工作,还会说“挺好的,坐办公室,不用晒太阳”。而在近两个世纪的欧美恰恰与中国相反,皮肤白反而代表底层工人,因为工业革命初期,并没有8小时工作制,工人每天常常需要在工厂中工作12-16个小时,很难见到太阳,皮肤发白。而褐色皮肤代表你是精英贵族,有时间和金钱去海边晒太阳。拥有更健康的生活与更长的寿命。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美人非常乐意展示自己的内衣晒痕。

死亡的恐惧。女人对脸上每条皱纹的担心,男人中年之后的巨大压力。可以说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。我们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,我们都在倒计时着我们的人生。正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,我们才拥有生命才不只是一个消化蛋白质与脂肪,产生粪便的机器。

因为面对死亡,所以我们才真正的拥有生命我们才有悲欢离合。石头!不会死亡。所以石头没法拥有生命。若是某块灵石,听闻了僧人与道人议论红尘事,也想在那富贵场与温柔乡中,一享荣耀繁华。于是便请僧人与道人将其化作宝玉,带入红尘。它便也可体验到人生悲欢离合、人非物换,从而谱写一篇奇文。正是面对死亡与终结,我们在阅文之后才会感叹到:“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。”

死亡给了我们意义,每个人都向死而生。

二、古人与宗教中的死亡

季路就曾问过孔子死后之事,孔子答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孔子对死亡的态度就是,你生都没有理解透,谈什么死亡。孔子本身就是入世的代表,儒家思想要经世致用,所以对现世不重要的东西就可以搁置不论。这是一种很实用的态度。我去努力过好一生的精力都不够,那工夫去研究死亡。

庄子更富哲学性,《庄子》中讲到子来和子犁谈论生死问题,他们认为生死浑然一体,就算身体生了重病,有了严重的残疾,也无所谓。如果左臂变成了鸡,就用它来报晓;如果右臂变成了弹弓,就用它打斑鸠吃。生为适时,死为顺应,安时而处顺,就不会受到哀乐情绪的侵扰。后来,子来的病的快要死了,妻子围着他哭泣,子犁却让子来的妻子走开,不要惊动这个将要变化的人,然后他又对子来说:“了不起啊,不知道造物主这回要把你变成什么东西呢?要把你送到哪里去呢?会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吗,还是把你变成虫子的翅膀呢。

庄子认为万物之不同只是“相”之不同,庄周做梦化蝴蝶,死对庄周来说只是“相”的变化,也许人的死亡就会化成蝴蝶,蝴蝶死亡化成老鼠,一切都只是“外相”的变化。

中国古代的劳苦大众的是怎么理解死亡的呢。孔庄都是古代文人的代表,中国直到解放初期文盲率也是80%,可以想象古代的识字率有多低。虽没有文献记载,不过在一些民俗中也可以对大众的死亡态度略窥一二。民间对死亡有两个重要的概念:“魂魄”与“投胎”。人死只是肉身消亡,魂魄是可以脱离肉身单独存在的。还可以再次“投胎”成为人。为了解释记忆消失的BUG。发明了“孟婆汤”。这是一中很朴实的观念。“脑袋掉了碗大的疤,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”。这样死亡便不是真正的死亡,而是一种轮回。便可让劳苦大众面对死亡时,少一分恐惧,多了一份安慰。

当然,普罗大众还有一个更高的奢望。那就是长生不老。“神仙”!便应运而生。他们拥有延年益寿的方法。所以就不存在死亡。中国道教乐此不疲。也影响了很多人。不过“道教”与老子、庄子的“道家”还是有很大差别的。

古埃及文明对死亡充满了敬畏,他们认为死后会去到另一个世界。会在那里呆上很长很长的时间。古埃及人便觉得现世不值得活,可以潦草一点。最重要的时要存钱,赞一笔给自己制作木乃伊的费用,修一个更大的坟墓,陪葬更多的物品。国王的最关心的也是自己的坟墓-“金字塔”。所以埃及留下的所有古迹都是为死人准备的。民居甚至王宫都没有留下来。因为深信死后的天国,所有他们对死亡充满了敬畏,甚至有一些向往。

中世纪欧洲对死亡的普遍说法是:“没有什么比死更确定的了,没有什么比死的时间更不确定的了”。中世纪欧洲人人信仰基督教,所以这两块没有办法拆开来写。与古埃及相似,基督教也认为死亡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大门,只不过有两个方向,一个天堂,一个地狱。至于你会去天堂还是地狱,是由你这一生的善恶来决定。欧洲中世纪每个时期,人们对死亡的看法都有变化。

中世纪初期,期盼死亡初期的欧洲中世纪,民众生活质量不高,文化由基督布道士垄断,民众几乎不识字,甚至领主都不识字。在布道士对圣经的不懈解读中,人们深信了死亡是通向天国的大门。我只要此生行善,若小恶要去忏悔。死后便可升入天堂。人们并不恐惧死亡。甚至期盼死亡。

中世纪中期,担心死亡。欧洲中世纪中期,经过长时间稳定发展,民众生活逐渐富足,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到生活的乐趣,便开始担心死亡。死后去天堂或地狱,没有中间选择。只有最坏或最好。与此相比,此生就好像一个天堂与地狱的中间状态。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就慢慢发生着改变。

中世纪后期,期盼好死欧洲中世纪后期,大小灾难不断,天灾人祸一个接一个。更甚出现了历史著名的鼠疫:“黑死病”。人们眼看着身边的人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就死了。而且死状极其惨烈。半天的时间,一个好好的人,就会脖颈肿大,浑身发黑溃烂。使人们并不担心自己的死后是否上天堂。而更担心自己的死亡过程。会不会极其痛苦。由此还动摇了基督教的根基,产生了“文艺复兴”。

佛教中的死亡!这个话题太大,我并不想在这篇文章中详细的论述。那样的话这篇文章就没头了。佛经浩如烟海,上百万字,都无法彻底讲清佛法,我就不在这里献丑了。我们先从佛教三法印来看下佛教的基本概念,“诸法无我”、“诸行无常”、“有漏皆苦”。“法”当“事物”讲,大概意思就是这世间的一切“物”与“事”,都是“无我”的,都不存在“自性”。既然无我,就不存在“生”与“死”。生死幻灭、喜怒哀乐、都是“无常”。当你亲人死去,你询问高僧,这是为什么。高僧只能回答:“这是因为无常”。中国民间或许很难理解“无常”的概念,于是便将其具象化,就有了“黑无常”和“白无常”两个人形一样的鬼怪带走人的灵魂的民间说法。“无常”简单的讲就是“缘”。死亡只是人的身体“散”的缘分到了而已。

可以发现,上段文字中我使用了大量的引号,并非我故意的,而是佛教中的很多概念超越了文字语言的边界。不好或根本无法“讲”出来。总结来讲,因为“无我”,所以“你”并不存在死亡。

《寻梦环游记》中说,人的死亡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,生物学上的死亡。当一个人失去意识,心跳呼吸停止便是第一阶死亡。
第二阶段,社会关系死亡。当一个人办过葬礼,与朋友和亲人告别。在这个社会销户。就进入死亡的第二阶段。
第三阶段,终极死亡。当一个人被最后一个生前认识的人所遗忘。才是彻底的死亡与消失。

如果是这样,当亲人逝去后,只要你还记得他/她,他/她便还活着。

三、医学中的死亡

在医学界,死亡的判断各国的标注是不一样的。中国的判断标准是,呼吸停止、心跳停止,瞳孔放大。其他国家的判断标准有些许差别,但基本一致。竹内一夫(日本)曾在1992年《医学与哲学》上发表论文,总结各国死亡判断标准。有兴趣可以看一下。

近期有个在法律界与医学界都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,那就是“脑死亡”。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重新对脑死亡概念进行解释,制定了人类首个脑死亡判定标准: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;②无自发呼吸;③脑干反射消失;④脑电活动消失(电静息)。凡符合以上标准,并在24~72小时内重复测试,结果无变化,即可宣告死亡。

“脑死亡”是先于人体机制死亡的,将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是具有社会意义的。1.更科学地判定人的死亡。2.有利于器官移植。3.减轻社会、家庭的负担。这里就不过多解释这三点了。但脑死亡与中国传统人伦情感是有冲突的,人虽然上着呼吸机,但是还有心跳,你就宣布人已经死了,这会让中国传统文化下家属情感上难以接受。但宣布脑死亡的确可以节省医疗资源,利于器官移植,为更多活着的人提供希望。这不是一个标准的事情,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进步。

四、面对死亡

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,那你到底是怎么看待死亡的呢?

如果有一天,我在原始森林中。我快饿死了,看到一只兔子,我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打死,终结它的生命,吃光它所有的骨肉,尊重它收集来的能量。但对它的死,我内心不会有任何愧疚。

如果有一天,我在原始森林中。我被一只野兽捕猎追到。即将被吃掉。我也一定会极力挣扎,渴望逃生。但在我内心之中,对这头野兽绝也不会有丝毫恨意。

这就是我现在、这个时刻,面对死亡的态度。

五、万物的终结

。你也许多多少少听过这个概念,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,任何物质的熵增都是不可逆的,温度源自分子的振动,随着熵不断的增加,分子慢慢静止,整个宇宙趋向与-273.15℃,也就是绝对零度。最终宇宙各处都将是绝对零度。到那时,便是热寂:宇宙的死亡!

……热寂结论是基于“宇宙是个孤立、封闭系统”这样的宇宙观的。宇宙是不是孤立且封闭的系统呢?有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,这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,还是一个哲学问题。

…………

热寂学说在科学界有不少反对者。

转自知乎某“匿名用户”回答
THE END
《 “关于死亡” 》 有 2 条评论
  1. Loekman说道:

    经常面对死亡,显得我很冷静,但如果死亡降临自身,那是件恐怖的事情

  2. 若志奕鑫说道:

    这主题好强啊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登录 - 注册